生在水田里,叶子像箭头,开白花。
地下有球茎,黄白色或青白色,
以球茎作蔬菜食用。
这就是慈姑,也作茨菰。
泽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
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:
植株高大,粗壮;
叶片宽大,肥厚,顶裂片先端钝圆,卵形至宽卵形;
匍匐茎末端膨大呈球茎,
球茎卵圆形或球形,
圆锥花序高大,
着生于下部,具1-2轮雌花,主轴雌花3-4轮,位于侧枝之上;
雄花多轮,生于上部,组成大型圆锥花序,
果期常斜卧水中;果期花托扁球形,
种子褐色,具小凸起。
生于湖泊、池塘、沼泽、沟渠、水田等水域。
性喜温湿及充足阳光,适于粘壤上生长,
慈姑以球茎的顶芽繁殖。
一般春夏间栽植,春季气温达14℃以上时,
球茎顶芽萌发生叶,
并自茎的第3节发生须根,
萌芽生长。
植株幼小时,
生长缓慢,需肥较少,水位宜浅,保持3厘米左右为宜,
以利提高土温,促进生长和发根。
慈姑肉微黄白色,质细腻甘甜酥软味微苦。
可炒可烩可煮。
慈姑烧肉别具风味。
清末代皇帝溥仪在回忆录中说:“他最青睐的御膳之一便是慈姑烧肉。
文学大师沈从文在春节用这道菜招待友人时说:它的“格比马铃薯高。”
中国湖北孝感湖乡多洪涝之灾,
各种作物减产或颗粒无收,
只有慈姑却能丰收,
又因为慈姑易于贮藏,
春冬可随之收采,
且富含淀粉,
故此是救荒的理想的食品。
慈姑含淀粉24%、蛋白质4%、脂肪0.2%、
以及维生素B、C、胆碱、甜菜碱等,
久食有益无害。
重要提醒
虽然用途较多,
但还是请咨询专业人士后再使用!
在这里,
只是作为“涨知识”用哦~~